在这个3分钟读一本书、5秒刷一个视频的时代,一位商界领袖的逆耳忠言,值得所有年轻人停下脚步,认真听一听。中化集团原董事长、被誉为“中国摩根”的宁高宁,在一次分享中给出了一个看似“极慢”的建议:年轻人应该花上一两年时间,彻底读透一部经典大作。
图片
这听起来是否不可思议?在别人疯狂刷题、刷简历、刷学分的时候,你却要慢下来,与一本“老古董”死磕一两年?但恰恰是这份“慢”,蕴含着这个时代最稀缺、也最强大的快——认知升级的快、格局突围的快、人生加速度的快。为什么是“一两年”?为什么是“读透”?宁高宁的建议,绝非简单的“多读书”,而是一套极具战略眼光的深度修炼方法论。1. 对抗碎片化:完成思维的“负重训练”我们的大脑,正在被算法驯化。习惯了140字的观点投喂,15秒的刺激切换,我们逐渐丧失了专注、深度和耐性。就像整天吃零食的胃,再也消化不了硬菜。而花一两年研读一部《国富论》、《红楼梦》或《理想国》,就是主动给大脑进行一次“魔鬼训练”。这个过程痛苦、挣扎,却能重塑你的思考肌理,让你获得深度解读复杂世界的能力。2. 构建体系的快: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经典之所以为经典,因为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、逻辑自洽的认知系统。经济学、哲学、文学、历史……总有一个领域的奠基之作,能为你提供一套解释世界的顶级框架。用一两年时间,把这个框架“安装”到自己的大脑里,就等于直接继承了人类最顶级的智慧。此后,你接触到的所有新信息,都可以用这个框架去分析、整合。这才是真正的事半功倍,是学习的“终南捷径”。3. 培养战略格局:练就“穿越周期”的洞察力作为掌舵过四家世界500企业的战略家,宁高宁深知:战术的勤奋,掩盖不了战略的懒惰。 而战略的本质,是洞察人性、把握规律、预见未来。经典大作讨论的正是这些穿越时代的元问题。与亚里士多德、司马迁、亚当·斯密深度对话,你所锤炼出的,是那种能一眼看透业务本质、看穿行业周期的稀缺眼光。这种格局,是任何职场技巧培训班都无法赋予的。4. 磨练心性:这个时代最珍贵的“慢修行”能拒绝即时满足,甘于忍受长时间的寂寞和困惑,与一本厚书反复较量,最终豁然开朗——这种体验所带来的内心充盈、自信与定力,远胜于任何鸡汤。这是一种内在的修行,它能让你在纷繁变幻的世界里,拥有自己的“主心骨”。如何实践这份“经典修炼计划”?这不是泛泛而读,而是一场有计划的“攻城战”。第1步:选择你的“精神导师” 选择一本你真正敬畏、且与你未来发展(哪怕是潜在方向)相关的经典。不必追求最难,但要追求最正(正统、正源)。第2步:四步阅读法,从入门到精通一读:快览全貌。像侦察兵一样,快速通读,画出一张思维导图,了解核心思想和整体结构。二读:精读深挖。像手术刀一样,逐章逐句解剖。做笔记,查资料,厘清每一个核心概念和逻辑论证。这是最核心、最耗时的一步。三读:主题拓展。带着书中的问题,去读相关的解读、评论、甚至反对它的著作。让你的理解变得立体、多元。四读:输出转化。尝试写一篇万字长文,或给别人系统讲解这本书。“教”是最好的“学”,输出会逼着你完成最后的融会贯通。第3步:融入日常,形成习惯 每天或每周固定投入不受打扰的整块时间,将其视为与一位智者的固定约会,雷打不动。你今天的选择,决定五年后的格局当下看似“浪费”的一两年,投资于一部经典,换来的将是:· 一个你深度专精的领域· 一套高效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· 一种安静而强大的内心定力· 一笔高质量、可终身受用的“社交货币”宁高宁的这个建议,是一场关于人生效率的再定义。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快,是厚积薄发;真正的慢,是碌碌无为。年轻人,你需要的不是在信息的海洋里盲目地快划,而是需要一座灯塔,指引你深潜,然后全力冲刺。从现在起,选择一部经典,开始你的“一万里深度潜水”计划。 五年后,你会感谢今天这个“慢”决定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